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关注 820.1亿斤!   解码“二十一连丰”

第8版:关注 PDF原版PDF原版
下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7 日 星期二   08

820.1亿斤! 解码“二十一连丰”

作者:

本报记者 张鑫

隆冬时节,银装素裹。万物储藏,正在蓄积新的能量。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800亿斤新台阶,达到820.1亿斤,居全国第六位;比上年增加28.5亿斤,增量居全国第三,实现“二十一连丰”,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内蒙古锚定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及时下达惠农补贴资金181.6亿元,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采取建良田、育良种、配良机、推良技、优良制等“五良”措施,全方位支撑多增粮,为“中国碗”装更多“内蒙古粮”。

建好“良田” 丰收有底气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内蒙古“一块田两块地”建设成效明显。

2024年度可建成高标准农田940万亩,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850万亩年度目标,累计达到6000万亩以上,有效支撑粮食产量。在东四盟市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2160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900万亩以上,盐碱地改造提升总面积达50.6万亩。

育好“良种” 增产促增收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是粮食丰收的关键“密码”。

在育种方面,内蒙古聚焦玉米、大豆、马铃薯、向日葵、水稻、谷子、小麦、燕麦等开展育种联合攻关,“蒙豆1137”入选国家主推品种名录;制种方面,建设9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新认定3个自治区级制种大县,达到5家,制种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马铃薯、大豆、玉米制繁种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三、第四;用种方面,连续两年建设60个“看禾选种”平台,打造7个自治区级展示示范平台。今年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146个,遴选推介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主导品种60个,全区良种覆盖率98%以上。

推好“良技” 尽显“科技范”

粮食增产增效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 提单产、强技术,为农业生产赋能助力。 2024年,内蒙古统筹资金21亿元,特别是争取到国家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在79个旗县建成10922个百亩田、3213个千亩方和349个万亩片,单产提升示范区达到1040万亩,同比增加496万亩。同时,建成40个玉米大豆单产提升“九个有”综合园区,拉动全区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由321.9万亩达到1396万亩,带动吨粮田面积由764万亩增加到855万亩。6类作物创大面积示范区最高单产。特别是通辽市3项玉米高产创主产区全国纪录。提产的同时,更加注重化肥农药科学施用技术推广,开展全区新型肥料遴选荐优助农行动,全年落实化肥“三新”技术示范整建制推进县21个,建成“看苗选肥”32个,建设“对症选药”平台15个,实施绿色防控5943万亩、统防统治5859 万亩。在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油菜、设施农业和高效节水等7个种植业领域引进国家级院士或专家团队。“蒙科聚”平台发布28项科技成果,建设102个科技小院,首创“科技110”服务模式。

配好“良机” 释放粮产能

粮食要高产,农机更新是关键。

2024年,内蒙古用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补贴高性能播种机4002台、粮食作物收获机械3868台。安排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以旧换新”已报废农机4968台套。引导农户购置高性能播种机、北斗导航系统、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等高效减损机械,农牧领域新增单北斗设备1383台套(架),实现从零到多,当前内蒙古高性能播种机保有8.6万台、推广应用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3.2万余台,完成精准播种面积超3100万亩。此外,推广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约8992台、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保有量1654台、在用烘干机数量超1082台,预计全年机收减损粮食8亿斤左右。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成,超国家平均水平。

用好“良制” 护航“粮袋子”

粮食生产,制度先行。2024年内蒙古落实国家惠农补贴资金181.6亿元用于粮食生产,投入310.5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绿色高产高效等重点项目。同时,财政部门投入27.64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保费补贴,覆盖至92个种粮旗县。大力推进社会化服务,全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3500万亩,较去年增加700万亩。

良田固基、良种发力、良技配套、良机提效、良制赋能……内蒙古粮食每一次产量迈上新台阶,其背后都有着一系列的新变革、新方法、新措施。正是这些创新落地实践,让“中国碗”里的“内蒙古粮”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