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可真是建到我们心坎儿里了,现在我一有空就带着我的小孙子来这儿锻炼锻炼,活动活动筋骨。”12月13日上午10点,乌海市海勃湾区新和社区居民骆全文对小区新建成的健身区赞不绝口。
骆全文口中的健身好去处是位于新和社区紫光园健身区域。一年前,这片区域还是一块满是杂草的荒地。如今,却变成了另一番热闹的景象:原先的荒地被新建的健身区域取代,整齐地摆放着10多组崭新的健身器材,不时有居民到此舒展筋骨、聊天休憩……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乌海市开展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在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中,我们接到居民关于缺少健身场地的反映后,立即联合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共同选址、建设、安装各类体育器材和公共场地休闲座椅。自从有了健身区,吸引众多居民前来‘打卡’体验,大家都觉得这儿建得特别好。”新和社区党委书记王晶介绍,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通过盘活闲置空地、荒地,增设了健身区域和体育健身器材,把小区周边的“边角空地”打造成了群众举步可达的微型“健身房”,广受市民好评。
“闲置空地”变居民健身“打卡地”,新和社区紫光园健身空地的打造只是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打造一刻钟社区文化圈建设的一个缩影。在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中,该局以社区文化圈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推动优质公共文化体育资源下沉,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通过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充分利用街头路旁空闲地、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等,打造了一批群众身边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设施。同时积极推进各类场地设施开放共享,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对体育健身的多元化需求。今年,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向三区街道办事处捐赠健身器材共30套,330件。其中,海勃湾区18套,乌达区、海南区各6套。
“我们以‘补短板、强弱项’为抓手,以‘品质化、均等化’为主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覆盖面,不断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文化、体育健身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便民文化圈、打造便民服务链、提升民生幸福度。”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侯晓江说。(贺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