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闯新路进中游,内蒙古步步为“赢” 绿野锦绣  林海新潮 “门路”越多,发展越有“底气” 共谱民族团结时代赞歌 乌拉特后旗骆驼产业快速发展 “七天牧场”与《内蒙古好物》 战略合作启动

第2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1 月 14 日 星期二   02

“六个行动”系列评论③

“门路”越多,发展越有“底气”

作者:

评论员 王丰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从个人看,它关系收入和生活,关乎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从家庭看,它牵动万家灯火,牵涉千家万户;从大局看,它事关经济发展,事关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组织开展“六个行动”。而第三个行动就是就业促进行动。

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推动就业市场多元化发展,开展春招会、秋招会、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系列活动,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多层次、精准化的就业服务,助力就业市场繁荣发展。

内蒙古“稳就业”的成效可圈可点。不过,目前稳就业还存在不少挑战。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与此同时,一些人为设置的就业障碍也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比如,“年龄40岁以下”“不招女性”等招聘要求,暴露出一些用人单位给求职者打上了年龄、性别甚至地区等限制性标签。这些招聘“门槛”不仅将有能力者拒之门外,也缩短了社会成员的就业“黄金期”。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各地要想办法多办企业,引导企业就近就地用工。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同企业提前对接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瞄准市场需求实打实开展培训。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要把帮助群众就业作为重要事项,搞好就业组织和服务。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要将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作为发展底线和核心目标,以“更好地工作”托举起广大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