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李姝廷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数九歌》里对北方地区天气寒冷的描述。
时下,正值四九之时,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但策克口岸货运通道依旧是一派火热的景象。
一辆辆满载煤炭的货车缓缓驶入“十进六出”货运通道,经边检站民警和海关关员联合查验后快速通关,2024年策克口岸通关过货量累计超2400万吨,完成年度目标的100%,创开关以来历史新高。
策克口岸是自治区第二大煤炭进口口岸,开放32年来,从临时过货到季节性口岸,再到国家常年开放口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中蒙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值得关注的是,策克口岸是全国首个实现“自动驾驶”的陆路口岸,自创新实施AGV无人驾驶和5G通信系统无人驾驶跨境运输以来,产业附加值和运输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入驻企业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口岸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实现运行管理一张图、智慧验放一体化、消杀管控一条链、远程指挥一站通。目前共投入使用23台AGV无人驾驶车辆,全年累计通关车辆1.5万余辆次,实现110万吨通关过货量,本项目可以实现单日多次往返运输,做到安全方面零事故。去年策克口岸提前40多天完成全年通关过货目标任务,同时,助力属地企业完成首批5吨蔬菜出口。
如今,策克口岸正逐渐改变在进口煤炭中仓储保存的“中转站”定位,以改革思维破解“酒肉穿肠过”问题,努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承接内地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煤炭洗选产业,累计引进煤炭洗选企业12家。
在自治区人大代表,额济纳旗委副书记、旗长,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布和眼里,在2400万吨货物中,有850余万吨进口煤炭进入企业加工增值后被运往全国各地,工业总产值突破35亿元,相比5年前翻了一番以上,这又一次刷新了策克口岸的历史,进一步加快了口岸经济与腹地经济的联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的转型。
下一步,策克口岸将用好用活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构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以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现代化提升为重点,做好国际化现代化口岸“文章”,更好地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为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