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时节,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人们常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是非常冷。实际上,大寒仅与小寒相对,它们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在这个缩手缩脚的季节,内蒙古人心里最爱的那碗羊汤,醇香酥烂,馥郁绵长,瞬间就会把舌尖上所有的味蕾点燃。
羊肉汤具有驱寒暖身、益气补虚、增强抵抗力的功效。这个季节,熬制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正合时宜。
很多时候,羊肉总是“硬菜”担当。相比之下,羊肉汤在一众羊肉菜肴里,没有那么“硬核”。不过易被忽视的,往往却是好东西。
把稀缺的美食做好,自然要靠匠心独具。正宗的羊肉汤在选材、烧火、添水、放肉、配料方面都十分考究。肉要挑选本地羊,个头小、生长慢、肉瓷实,熬汤后香味浓郁。屠宰过的羊剔骨后,须清水浸泡半日,中间换水,确保肉中余血浸出。清水加老汤入锅后点火,水响时,放入羊骨架和切好的大肉块,接着用急火烧开,顶出脏气和血沫后再添足量的水,等开锅再次撇去血沫,大火猛煮半小时变中火炖煮,按一定比例加入姜块、葱段、花椒等佐料,而后改为小火慢炖,适时加盐,肉熟后提前捞出切片备用,剩余骨架继续熬制两三个小时方可出锅。
纯正的羊肉汤呈乳状,鲜而不膻,浓而不腻,香醇可口,功夫全在配料和火候的掌握上。水多了,熬出来的汤汁不浓,水少了,喝不了几碗;火小了,水油分离,汤色寡淡,火太急,则味道不厚,同样熬不出理想效果。熬制过程须先猛火后慢火,羊肉汤始终处于沸腾状态,直到羊肉、骨髓和羊油中丰富的胶原蛋白与沸水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熬出又白又浓的汤汁才算合格。
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