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报蒙商周刊 公益广告 素糕蘸笨鸡汤:在河套,这是满嘴的年味儿

第4版:蒙商周刊 公益广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1 月 21 日 星期二   04

素糕蘸笨鸡汤:在河套,这是满嘴的年味儿

作者:

本报记者 王丰

新春佳节将至,思乡团圆心切,过年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而家乡的味道就在年夜饭里。河套地区,有的是特色美食。

“冬公鸡,夏草鸡,五黄六月的绵圪羝,冰凌碴里的开河鱼。”这是河套人对自己美食的总结。

素糕蘸笨鸡汤,过去曾是河套农家几乎家家户户都能享用的美食,虽是美食,但并不是经常能吃到,当然,逢年过节,餐桌上总少不了它。

因为这道美食,做起来很复杂。鸡,要用常年不肯下蛋的老母鸡,或是老在外面打不赢架的红公鸡。

做这道菜最好用土灶铁锅,灶里填满秸秆。大锅烧热后,不放油,直接倒入鸡肉翻炒。随着锅底温度升高,鸡皮下的脂肪也逐渐融化入锅,这也是不放油的原因,另外肉吃起来不肥不腻,中火翻炒十几分钟,让鸡肉中的水分蒸发掉,但不要完全炒干,否则鸡肉会变老。当肉色变黄,皮肉紧缩,说明已经炒到火候。这时,放入再放适量的葱姜蒜、盐、花椒、大料等。之后加水,水要没过鸡肉,并一次性加足,盖上锅盖继续烧火。

锅烧开后,改用文火慢慢炖透,确保鸡肉丝丝入味。炖鸡一定要用文火,否则急火攻心,肉硬。炖到八分熟时,放入干豆角丝、土豆和粉条,熟后再将素糕放在笨鸡肉上,用素糕蘸着鸡汤吃。

在河套地区的农村,每年仲春季节,卖雏鸡的人就会沿街走巷地喊:“卖小鸡咯,正宗的小笨鸡!”村里人一般都会买上几只。鸡仔买回来后,只是随手放到房前屋后或农田里任由它们自然生长。地上的小虫子、小石子、庄稼或牧草成熟后掉落的种子、青草上附着的露水,足以把这些小鸡喂养得富足。

笨鸡说它笨也真准确,养到一年半载,也长不大,顶多三斤重。由于生长缓慢,生育期长,因此其肉醇厚劲道,香味十足,极富营养。

素糕蘸笨鸡汤这道菜要加入粉条和干豆角丝,粉条一定要用当地纯手工制作的土豆粉,这样的粉条银白透明、口感柔软、鲜美筋道、回锅不烂。

干豆角丝就是夏末秋初之时,农村人一般都会从农田里采摘一些新鲜豆角,用刀来回地裁成细丝,然后挂在纸箱的边缘或衣架上,借助阳光和风,翠嫩的豆角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晾干后的豆角丝鲜绿挺拔,做出的菜更赏心悦目。

除了粉条和干豆角丝,素糕蘸笨鸡汤的另一配菜就是土豆。冬天的土豆只能用菜窖来储存。农村人的院子里,都会有一口菜窖。平地挖下三米深,到坑底,横向再挖出半人高的两个洞,就算一口菜窖的典型样子。菜窖冬暖夏凉,十分适合菜蔬存储。在过去,冰箱没有发明和普及的年代,菜窖就是冰箱,甚至比冰箱的功能性还强大。秋天的时候,将选好的土豆放到菜窖里。冬春吃的时候取出来,依然新鲜如初。

糕,用黄米来做,头天晚上把米泡醒了,黎明时分捞出控干水分,然后在碓臼里捣烂,箩出面来,再蒸再揉,直至软溜金黄,方可食用。

就是说,吃这样一顿美食,连杀鸡熬汤带做糕,至少要花上半天功夫。所以,吃素糕蘸鸡汤儿,除了家有大小喜事,或至亲挚友登门,就是过大年这一顿了,是谓年味。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