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关注 内蒙古发展之势正昂扬

第8版:关注 PDF原版PDF原版
下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3 月 04 日 星期二   08

新路是闯出来的

内蒙古发展之势正昂扬

作者:

“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在内蒙古广袤的草原上,这句话正化为澎湃动能。

 

河出伏流;鹰隼展翼。2024年,内蒙古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20位,时隔5年重回中游;粮食产量突破820亿斤,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列全国第二……

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内蒙古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开辟的新境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条新路,是内蒙古对标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立足自身禀赋、破解发展难题的主动求变之路,更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擎的奋进崛起之路。

破局

以产业结构优化

重构发展根基

202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公布《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4%以上。发展的脚步将再次走出加速度。

煤炭,曾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但资源型地区如何跳出“资源困境”?内蒙古的答案是: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链式思维培育新质生产力。 如今,通过“煤电联营”“煤基新材料”等产业链延伸,内蒙古将煤炭转化为绿电、绿氢、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宝丰煤基新材料项目产出合成气,远景蒙新集团叶片基地投产,煤制油、煤制气产量稳步增长……传统能源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新能源产业强势发展。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连续两年新增装机全国第一,绿电交易规模、外送新能源电量、储能装机等指标均领跑全国。 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的布局,让内蒙古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的“风向标”。2025年,内蒙古正加快沙戈荒大基地、蒙西至京津冀等外送通道建设,力争年内新能源新增并网装机4000万千瓦,总规模超过1.7亿千瓦,发电量超3000亿度,拓展新能源高效消纳应用场景。

突围

以重大项目撬动发展引擎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抓住重大项目建设的契机,就如同千钧之力,聚于一点,势如破竹。2024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3%,新能源投资占比提升至23%,一系列“顶天立地”的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和林格尔新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枢纽节点投运,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自治区首条信创计算机生产线在落成投产,填补了自治区自主信创品牌计算机的空白。

在鄂尔多斯,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成功进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当地煤炭通过“三横四纵”铁路网运往全国,既保能源安全,又促绿色转型。

在巴彦淖尔,远景大型叶片制造基地项目正式投产,实现产值10亿元;三一600套风电主机、晶澳5GW光伏组件加快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这些项目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它们承载着内蒙古对未来的谋篇布局:以智能算力抢占数字经济高地,以绿电消纳破解能源瓶颈,以高端制造提升产业层级。

项目的背后,是内蒙古对“有效投资”的深刻理解。2025年,内蒙古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推动、协调、调度工作机制作用,全力做好“抓招商、抓储备、抓前期、抓开工、抓进度、抓投产、抓入统”工作。通过“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助企行动”等六个行动,内蒙古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精准滴灌到关键领域,让每一分投入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力争全年重大项目完成建设投资突破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聚势

以改革开放激活内生动力

发展动能从何而来?内蒙古的回答是: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

刀刃向内,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简政放权纵深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盘活闲置资源;国企“突围”行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企业活跃度提升至70%;诚信建设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营主体净增16.4万户……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内蒙古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

开放合作,拓展发展新格局。向北开放“朋友圈”持续扩大,与京津冀、长三角、东三省协同联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24年,内蒙古外贸进出口额增长9.5%,绿电外送、算力输出、装备出口成为开放新名片。

内蒙古不再只是“能源基地”,更是“开放枢纽”,依托近年不断开放的格局,在2025年,内蒙古将更深层次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扩大对俄蒙开放,加强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超前发展区对接,力争进出口额突破2200亿元,口岸运量突破1.3亿吨。

不仅于此。内蒙古积极主动在更多领域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有的放矢地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怎么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人民过上好日子就怎么干,什么不利于发展、不利于人民过上好日子就改什么。内蒙古始终以蒙古马精神攻坚破阻——在能源工业领域,内蒙古有踔厉笃行、奋楫争先的干劲;在生态安全领域,内蒙古有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势头。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内蒙古,始终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探索创新。

致远

以系统思维擘画未来蓝图

谋全局者,不囿一域;图长远者,不争朝夕。站在全国中游的新起点,内蒙古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自治区党委锚定“五大任务”,部署“六个行动”,从重大项目谋划到新质生产力培育,从区域协同发展到北疆文化提升,一张蓝图绘到底。如何让“上扬曲线”成为“上升螺旋”?答案在于以系统思维统筹,将发展蓝图转化为实景画卷。

生态优先——筑牢北疆绿色屏障。统筹“三北”工程攻坚战与新能源开发,让风光资源与生态治理协同共生。

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稀土、氢能、生物制药等未来产业突破,打造“中国北方硅谷”。

民生为本——共享发展成果。以消费升级、就业促进、养老服务提升为抓手,让发展红利惠及2400万草原儿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结合“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研究,内蒙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自治区发展定位,扎实做好近期(2025年)、中期(“十五五”前期)、远期(“十五五”中后期)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建立健全分层级、分领域储备机制,加快办理项目前期手续。

内蒙古准备好了!

历史的指针,总在以前行的姿态描述辉煌。从“齐心协力建包钢”到“万众一心搞生态”,从“模范自治区”到“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内蒙古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今天,昂扬的号角再次吹响。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正以“赶考”的姿态、“奔跑”的状态,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疆答卷。

 

奋进者永不止步。历史长河总是在峰回路转处激荡出最壮阔的波澜。内蒙古用经济总量重返全国中游的实绩,证明了新路,是闯出来的;未来,是干出来的。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内蒙古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笔,以高质量发展为墨,正在书写一幅波澜壮阔的北疆新画卷。“奋起是内蒙古的姿态,奋进是内蒙古的常态。”在这片热土上,奋斗的故事永不落幕,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 (来源:奔腾融媒)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