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素有“春分吃萝卜”的习俗,寓意顺应时节、祈求健康。
萝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清热生津、助消化的作用,尤其适合在春季干燥的季节食用。部分地区认为春分吃萝卜能“通气解春困”,与中医养生理念相契合。
呼和浩特地处阴山南麓,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多为沙质土,适合萝卜生长。尤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哈少镇后窑子村的萝卜最佳。因独特水土条件,积累更多糖分和营养物质,口感脆甜、水分足。
后窑子村的萝卜种植有着长期的历史。后窑子村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建设“一村一品”有机萝卜种植基地为突破口,开启了后窑子村的致富之路。
目前,后窑子村的萝卜种植基地已经发展到2000多亩,已成为呼和浩特面积最大的萝卜种植基地。这里的萝卜色泽鲜艳、条形长、糖分高,非常符合市场需求。
萝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后窑子村产业的发展,更让村民增收致富。村民流转土地收入每亩达到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3年前的8万元提升到480万元,同时,解决了后窑子村及周边村就业30000多人次。
未来,后窑子村在以萝卜为主线的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将实现村耕地整村流转,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亩。同时,建设集生态旅游、候鸟式度假、有机膳食、北疆特色窑洞民宿、绿色养老为一体的生态综合体项目。
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