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报健康周刊 内蒙古开通医保线上便民购药服务 内蒙古医保支付管理实行“驾照式记分” 三颗“小纽扣”托起银龄新生活 建设“病有良医”的健康九原 乌海市:外卖小哥跨界当“食安哨兵” “你点我检”呵护食品安全 每天2小时  活力满校园 医检互认 让百姓看病更便捷 用听诊器,究竟能听到什么?

第7版:健康周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3 月 18 日 星期二   07

用听诊器,究竟能听到什么?

作者:

被医生拿着听诊器按在背上,既紧张又努力地听着医生的指示:“呼气—吸气—呼气—吸气”是不少人童年的回忆。

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好奇过,医生从听诊器里究竟听到了什么,医生怎么就能通过听诊器里的声音进行诊断呢?

医生用听诊器究竟在听啥?

医生在听患者体内的心、肺、肠道等内脏,有没有在正常工作。如果发现内脏没在正常工作,那还得想办法弄清楚它们是怎么了。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心、肺、肠道等内脏在身体中,隔着皮肤,看不见也摸不着,在没有超声探测的年代,想要了解内脏的情况,除了开刀,还有没有别的判断方法呢?

在听诊器被发明之前,医生们其实已经采用听诊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了。不过在早期,大家用的方式很原始:直接将耳朵贴在患者身上进行听诊,这种方法不仅听到的杂音较多,且有时不太方便。

后来出现了听诊器,利用它则能传递和放大患者体内局部的声音,帮助医生更清晰地听到患者体内的声音,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评估和诊断。

听诊器的历史

听诊器被发明出来沿用至今已有200多年,是现代内科医生使用最古老、最广泛的工具,它甚至被评价为“人类医学史上第一种诊断工具”。

1816年,法国医生雷奈克接诊了一位心脏不适的少女,为确定病情,雷奈克需要将耳朵贴在少女的胸口去听胸腔中的声音。无奈男女有别,这样的操作显然很不合适,雷奈克因此一时难以完成诊断。后来,他灵光一现,用纸卷成圆筒,一端贴在少女胸口,一端贴在自己耳朵上,用这个方法最终完成了诊断。

随后,在不断改进中,听诊器的听筒从单耳变成了双耳,到18世纪末,探头从喇叭形变为带薄膜的扁圆形,形成大家所熟悉的现代听诊器雏形。在此后的一个世纪中,听诊器功能变得更加精细,逐渐发展出能采集不同频率声音来适用于不同部位或场景的探头,但其整体造型未再有大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听诊器。电子听诊设备能对采集到的声音进行数字化记录,便于共享或回顾分析听诊结果,或用于远程诊断或教学。

用听诊器能做哪些检查?

1.心脏检查。听诊器广泛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和心血管系统的状况,如:听心率,每分钟心搏次数,心脏跳动的节奏;听心音,第一到第四心音;听杂音,有无返流室间隔缺损。虽然目前心脏有心电图和心脏彩超,但是使用听诊器成本低廉,能快速地初步进行判断心脏的节律、强度和是否存在异常。可经医生初步听诊后,再判断有无必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2.肺部检查。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音,医生可以评估肺部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帮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这包括检测是否有异常的呼吸音、痰鸣音、干湿啰音等。相比肺部X光和肺部CT,肺部听诊能够初步诊断病情和日常通过听诊判断病情变化,快速且无辐射。

3.腹部检查。在腹部检查中,听诊器可用于听取腹部内脏器官的声音,例如肠鸣音,这有助于判断胃肠功能亢进或者是肠梗阻。事实上,肠鸣音是动态的,腹部CT不能替代腹部听诊。

4.婴儿检查:在儿科医学中,听诊器常用于婴儿的身体检查,以检测心脏、肺部和其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5.听胎动。胎动也可以用听诊器听诊,不过目前多数已经整合到胎心监护仪或胎儿超声上,目前已较少使用听诊器听诊。

6.测量血压。用听诊器进行人体血压测量的方法叫听诊法,也叫柯氏音法,从19世纪初应用至今已逾百年,是电子血压计发明之前国际公认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

(据中国食品药品网)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