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水,是治水棋局上的关键落子,也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的首要环节。
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38届“中国水周”,内蒙古各地围绕“深入实施节水行动,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3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在内蒙古博物院广场举行第33届“世界水日”和第38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还同步启动了“节水中国行”暨第六届“节水内蒙古、我们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
在宣传活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将进企业、进商圈、进学校、进旗县、进机关,开展西辽河流域生态复苏专项普法宣传、黄河摄影作品捐赠仪式和推广主题宣传品等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李彬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介绍,内蒙古是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5。近年来,自治区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和盟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全区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2024年,全区总用水量189.9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94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20.49%、11.18%。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将“节水行动”列入自治区党委2025年“六个行动”之一。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明确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突出抓好农业节水、加快推进工业节水等9个方面30项具体举措,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作为节水行动牵头部门,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将继续实施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加快构建自治区水网,谋划“十五五”时期重大项目,拓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渠道。同时,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力推进节水行动,健全用水总量管控和监测计量体系,推动农业、工业、城乡居民和生态节水,加强节水宣传教育,促进节水产业发展。
涓滴之力,汇聚千顷澄碧。每一份节约都是在为地球“蓄能”,每一次行动都是在为未来“储水”。让我们携手并肩,以自觉之心珍惜每一滴水,以责任之心用好每一滴水,以敬畏之心守护每一滴水,共同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本报综合报道)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