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起,春潮涌,奋进的中国再出发。
2018年春节刚过,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一股大发展的猎猎劲风扑面而来。《人民日报》刊发的长文《艰苦奋斗再创业》,就是这个春天吹响的嘹亮号角:永不停歇再出征、艰苦奋斗再创业。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致力将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内蒙古,牢记领袖嘱托,不负伟大时代,发出了奋进的誓言:“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努力走在前列,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新时代的春天已经到来,内蒙古2500万各族儿女正在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以奋斗者的精神风貌,奋进在新时代第一春!
转变发展方式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内蒙古立足区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结合”“五个融入”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在人们的记忆中,总有些日子,难以忘怀。
2014年1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并且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内蒙古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对内蒙古改革发展的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指导意义。每一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都能够从中感到耀眼的真理光芒,从中获得强大的真理力量。
从那一刻起,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切实把信任当责任、把责任当使命,一刻也不放松、一时也不懈怠,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集中在推动发展上,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不懈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上下功夫,持之以恒在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花力气,用心用情用力干好每一天、干好每一月、干好每一年,把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转变发展方式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转方式,就是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敲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的总方略: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核多中心、一带多轴线的新型城镇体系,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随之,实现这个方略的气势恢宏的行动一个接一个隆重登场。
2016年11月7日,全区大数据产业推介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800多亿元项目协议签署,促进大数据应用若干政策出台,全区开启了建设北方大数据中心和世界级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壮举。
2017年2月8日,全区首届旅游业发展大会召开,让“旅游+”上升为加快全区转型升级的大战略,“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声音传递四方,打造壮美内蒙古旅游品牌的行动一浪高过一浪。
2017年2月24日,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正式揭牌,以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区等中部产业核心区为引领的“一核两翼六组团”产城布局,为我区构筑新的发展格局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前景。
2017年2月27日,自治区与央企合作恳谈会的成功举办,掀开内蒙古与央企合作共赢的崭新一页,自治区以及9盟市与央企、金融机构累计签约383个重大项目,为我区借梯上楼发展大产业、构建大集群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搭建了坚实的支撑平台。
伴随着这一个个大行动的实施,精彩的变化也接踵而至——
以农牧业改造提升推动农牧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转型花红果硕:全区214万户农牧民融入产业化链条,80%以上农牧民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随着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全区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番茄酱、脱水菜、牛肉干等众多特色产品通过电商俏销海内外。
以能源、化工产业改造升级推动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异彩纷呈:以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制烯烃项目投产为代表,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五大煤化工示范项目在我区落地,资源型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
以钢铁冶金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的产业转型前景光明:随着稀土钢板材项目的投产和钢轨产品实现全覆盖,我区成为全球最大的钢轨生产基地和稀土钢板材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到目前,基本形成了呼和浩特光伏和云计算、包头稀土和高端装备制造、通辽蒙药、赤峰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峥嵘头角沧波里,不得风云志不休。怀抱成绩单,我们有了再出发、开新局、谱新篇的充足底气。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煤电、煤化一体化比重达到90%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明显上升。
——新能源、新材料、电子通讯等产业增长较快,稀土化合物产能、云计算服务器承载能力居全国第一。
——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550亿斤以上,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连续13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
——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会展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游客总人数超过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连续4年增长20%以上。
——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增铁路3400公里、高速和一级公路5600公里、民航机场12个、电力外送能力4400万千瓦。
全面深化改革,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治本之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全面深化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稳”的压舱石、注入“进”的驱动力。
伟大变革,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改革开放激发出亿万人民勤劳致富的澎湃热情,释放出神州大地创新创造的无穷能量。
改革永远在路上,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2017年年初,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纪恒,在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上强调,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要坚定改革信心,突出改革重点,压实改革责任,加强改革协同,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办法,推动各领域改革落地见效。
从全局到局部,自治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的部署要求,以顶层设计的思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大刀阔斧、攻坚克难,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智慧运筹帷幄、总揽全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严明责任、狠抓落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前行,积厚成势。
全区已经建立5种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分别为股份合作型、订单合同型、价格保护型、服务协作型和流转聘用型。通过利益联结,有效缓解了农牧民卖难,促进了农牧民增收,推进了产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龙头企业提质增效。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高歌猛进。制订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了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林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
创新中俄蒙合作机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实施方案》《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深化同俄蒙经贸合作和人文交往的意见》。通过政策落实,内蒙古同俄蒙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内蒙古对俄、对蒙进出口贸易额实现年均两位数高增长。
2015年以来,内蒙古先后推进实施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目前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通辽市、巴彦淖尔市、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等试点地区已经实施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涉企证照的合并办理,最大限度简化了企业办事程序。
商事制度改革只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一环。2016年以来,自治区按照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总体部署,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政府服务水平,“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梳理各类审批事项,做到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能下放的全部下放、能简化的尽量简化。取消同意企业投资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路条”)。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一律不得将企业经营自主权事项作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条件的通知》的要求,取消18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条件。改革“一事一审批”的管理方式,收费项目全部按部门、行业、类别统一审批,把“零售”式的审批方式转变为“批发”,统一了标准,提高了效率。
改革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尤其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而就必须要有一种精神——敢为人先的志气、迎难而上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从亏损83亿到扭亏为盈,包钢如何用1年渡过难关?答案只有一个:改革!去行政化、压缩开支,指标倒逼、降本增效,破釜沉舟式的改革,让连续3年亏损的包钢焕发新活力,实现钢铁与稀土两翼齐飞。
由于主客观种种原因,从2014年起包钢连续3年亏损,企业陷入极端困境。“必须进行自我革新,否则死路一条。”2016年4月就任包钢集团董事长的魏栓师坚信:要想过难关,必须先改革。随后,“瘦身健体”改革推出。接着降本增效、战略转型,改革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终于在2017年一季度,包钢扭亏为盈,主要指标持续向好。
新的一年,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标清——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广“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证照分离和网上审批等做法,整合政府信息系统,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清理中介服务事项和收费。
建设规则统一、规范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战略性重组。
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
合理划分自治区与盟市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和普惠性。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产权保护,坚决制止侵害企业自主经营权、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把内蒙古的事情办得更好,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伊利集团考察指导。他强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放心食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4年来,伊利集团坚定、自觉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品质,不忘初心,各项业务指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06.09亿元,净利润56.69亿元; 2017年前三季度,伊利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524.71亿元,净利润49.39亿元。业绩持续稳居国内行业第一,蝉联中国民企500强食品业榜首。它是目前唯一一家蝉联全球乳业八强以及亚洲乳业第一的中国乳品企业。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满怀深情地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伊利集团始终坚持“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通过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完善“全球化”布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借助全球资源,构筑全球的产品创新网络;不断利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提振全产业“智能制造”水平;我们牢记使命,集结全产业之力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和潘刚有着一样的心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公司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转变战略:用国土绿化视野看发展、用生态产业思维求创新,走“顺国情、合地情”的创新发展之路;转变布局: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蒙草要做国际化“中国小草”。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牢记领袖嘱托,铭记领袖关怀,内蒙古各族儿女正在以澎湃的热情,以发展的高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谱写新的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荣光。
包头市要在破除无效供给、培育新动能、提高投资有效性上狠下功夫,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纳入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为契机,建设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提高城市品位;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精强”现代农牧业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呼和浩特市要扎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有效防控财政金融风险,力争如期完成政府债务化解任务;全力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武川县和清水河县如期脱贫摘帽;继续大力实施“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建设美丽家园。
通辽市要建设“五个结合”发展先行区,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质存量,进一步造链、补链、延链、强链,构建多维打造、多业融合、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现代农牧业示范区,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加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三农三牧”发展高质量。
巴彦淖尔市要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打响河套地域品牌,加快推进484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有效减少点源面源污染,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干净的产地环境,努力走出一条产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百姓生活富裕的新路子。
乌兰察布市要自始至终把握一个关键,在“精准”脱贫上下功夫,做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3项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动态管理和贫困识别,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要集中力量打造一支队伍,选好第一书记,配强驻村工作队,着力解决“挂名”“走读”问题,确保下得去、待得住、有能力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要不遗余力抓好“两个重点”,解决住房问题和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内蒙古正以无限激情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发展中稳和进的关系,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尊重规律,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既反对消极应对、不思进取,又反对冲动蛮干、急于求成,实现稳中有进、行稳致远。
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我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切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居住、医疗、社保等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给各族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让我们张开双臂,激情拥抱内蒙古新的春天。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张俊在 李永桃 王连英 冯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