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锡林郭勒草原,灿烂阳光温暖着大地,小草在冰封已久的泥土中顽强返青,草原最美的时节即将来临。
来到全国“最美家庭”道·图门巴雅尔家,一块金色牌匾也像太阳一样闪着耀眼的光辉——“书香之家”。
内蒙古设“草原书屋”
走进道·图门巴雅尔家80多平方米的“草原书屋”,让人感受深刻的不仅仅是1.2万多册图书,还有道·图门巴雅尔去年5月从人民大会堂带回来的红色绶带,上面写着全国“最美家庭”几个金色大字。这几个金色大字折射着道·图门巴雅尔的“牧读”故事。
1981年,高中毕业的道·图门巴雅尔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但由于交通通信不便,等他得到消息赶到旗里时,上大学的机会已经被耽误了。旗教育局为了照顾他,安排他到阿巴嘎旗德力格尔苏木学校当了临时代课教师,一干就是十几年。
1993年,道·图门巴雅尔辞去代课老师的工作回家牧羊。当年,儿子出生了。道·图门巴雅尔开始省吃俭用,利用各种机会收藏图书报刊。1996年,女儿唐斯嘎出生,也就是在这一年,道·图门巴雅尔自费购买了近3000册图书,创办了内蒙古首家个人草原书屋,并以他的儿女名字命名为“布仁唐斯嘎书屋”,汉语意思是“全面富裕”。
书屋是最大的财富
道·图门巴雅尔的妻子乌尼尔其其格对记者说:“开始我怀疑,自己花钱办这么个书屋,会有啥用?后来发现,嘎查牧民们经常来看书、借书,孩子们也爱拿本书让大人们给他们讲。慢慢地我也养成习惯,一有空,就想到书屋里收拾收拾,看会儿书。”
道·图门巴雅尔说:“我经常告诫两个孩子,我没有什么财富可以给你们的,有的就是这个书屋。”
正是书香的熏染,两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四口人常常在一起看书,其乐融融。
在书香熏陶下,道·图门巴雅尔的儿子布仁苏乙拉和女儿唐斯嘎分别在高考中考出了好成绩,两人分别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录取。
为更多牧民开启知识大门
道·图门巴雅尔心中有了一个更大的心愿,那就是让更多的牧民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成为有文化的人。
2003年7月,他自费新建了3间砖瓦房,扩大书屋规模,书屋由原来的图书借阅,变成了集图书阅览、文化讲堂、民族文化藏品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型文化服务场所。
每年,道·图门巴雅尔都会投入1万多元用于购买各类图书报刊和书屋的维护。近20年间,累计投入30多万元。在一家人的精心管理下,书屋为更多牧民开启了一扇知识大门。许多牧民把自己的书送到书屋来让大家共享。牧民们说,把书放到书屋来有一种荣誉感。因为这是这片草原牧民共有的“书香之家”。
道·图门巴雅尔说:“我的中国梦,就是让书香伴着草香飘。” 高平 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