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变别墅,院中鸡闲溜。通了上下水,冬天穿短袖。烂村展新貌,村民露笑颜……”这首流传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以下简称土右旗)将军尧镇白青尧村的打油诗,生动反映了近些年白青尧村由“贫穷”到“小康”的变化,以及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幸福感受。
搬得出:
烂房变身“小别墅”
白青尧村曾是远近闻名的“麻烦村”。村民平均年龄偏大、收入水平低,住房普遍老旧,每逢雨季,村民们在自家院子里“干着急出不了门”,外村人戏称白青尧村为“水坑村”。
这种情况,在2012年有了彻底改观。这一年,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左二彪当选为白青尧村村主任。一上任,他就着手解决村民们的住房问题。通过努力,2013年初,白青尧村住房一期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很快,总投资2000万元的128套独院农家小院就在白青尧村拔地而起。
张雄飞就是第一批住进新居的村民。“以前冬天烧炉子,半夜都得被冻醒,窗户还漏风。现在根本不用担心这些问题,集中供暖不仅节能环保,发热量高,还解决了农民买炭打炭的大问题。”张雄飞激动地说,“以前城里的亲戚没人来串门,一说农村就是条件差。现在城里的亲戚都开始羡慕咱农村的生活了。”
种田种地,养鸡养鹅,和张雄飞一样,白青尧村的村民们都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稳得住:
“扶志”又“扶智”
精神文明建设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如今走进白青尧村,却处处都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位于白青尧村村委会附近的文化大院里,阵阵歌声传来。今年50岁的刘娥娥是文化大院曲目表演的“顶梁柱”,说起现在的生活,刘娥娥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村里的人们,吃完饭饭碗一推就全聚在了麻将摊子上,自从村里成立了这个文化大院,大家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广场舞,比以前不知道要强多少哩!”
要想实现乡风文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先行,并依托好的载体才能深入人心。
“我们制定了《村规民约》,并把《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各家各户,让大家了解什么样的举止是符合村规民约的,成为什么样的村民才是文明的好村民。”左二彪介绍说。此外,村里还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等一些村民们好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鼓励他们广泛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
被大家树为榜样的樊改先就是远近闻名的“好儿媳”。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公公和行动不便的婆婆,一直到公公去世前,嘴里对这个儿媳都是满口称赞:“简直比我自己的亲闺女还贴心!”像樊改先这样的“好儿媳”,现在在村里也渐渐多了起来。村民们都感觉到,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了。
能致富:
村民门口“领工资”
告别以往的苦日子,现在的村民住得舒心、活得安心,加上村里积极发展产业,村民不再靠天吃饭,除了种地,还能在家门口打工“领工资”,收入翻了好几番。
2014年,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宏源酒业在白青尧村建厂,又鼓励村民种植高粱并与宏源酒业签订订单,不仅解决了村里常年种植玉米导致土地钙化、红蜘蛛泛滥的问题,还解决了村民农产品销路难的大事儿,此外村民还可于10月至次年4月在酒厂打工,可谓一举三得。
今年51岁的胡来源,妻子患有抑郁症,女儿在外打工,14岁的儿子还在念书,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我家里牵绊多,出门打工不现实,现在酒厂打工每月挣3000多元,干7个月能赚2万多,加上地里一万多元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胡来源说,“村里有30个男人、16个妇女都在酒厂打工,只上半天班,家里、地里、厂里三不误,守家在地就挣了钱。”胡来源说起现在的日子,心里觉得很踏实。
2015年,投资200万元的香瓜大棚以每栋每年5000元的价格统一流转给企业;占地300亩、投资800万元的青收农牧业合作社万只养羊基地效益正在显现;投资1200万元的食品厂采用“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的方式,将以本地出产的面粉、莜麦、小米、香油等推向市场……多项产业举措使得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实现了守家在地挣钱。
“要发展好农村就得不断谋出路。下一步我们还要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充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现在的村党支部书记左二彪,又在思索着白青尧村未来的发展。
小康路上,白青尧村还在大步前进。 张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