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迪威娜)12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办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情况“十四五”工作思路新闻发布会。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喜介绍, “十三五”以来,自治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较快发展,全区12个盟市所在地均连通了高速公路,全区103个旗县(市、区)全部通一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嘎查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交通基础保障。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区“十三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2990亿元,到年底预计完成3000亿元,完成规划目标2968亿元的101%,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发展,预计到年底,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万公里,较2015年末的17.5万公里增加3.5万公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高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预计到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985公里。世界最长沙漠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内蒙古境内全线建成通车,国家高速公路丹东至锡林浩特、荣城至乌海、奈曼至营口内蒙古段全线建成通车。海拉尔至满洲里口岸高速公路即将建成,包茂高速包头至鄂尔多斯段八车道改造建成通车,新增7条省际高速公路出区通道,高速公路出区通道达到21条,新增13个旗县通高速公路,旗县、市区通高速公路数量达到64个;普通干线路网结构更趋优化。预计到年底,全区一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5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9万公里。实现所有旗县通一级及以上公路,口岸通二级及以上公路,重点口岸通一级公路;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时期,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6.55万公里;运输站场和水运工程稳步推进;工程质量和养护水平持续提高。
李喜表示,“十四五”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发展重点把握六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路网出行服务体系,有序实施公路提质改造、路网改善等工程,加快消除“断头路”,加快推进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让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方位、全过程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实现由被动适应向先行引领转变,真正做到修适合的路、修需要的路、修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路;坚持统筹行业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于交通发展全过程,增强国家战略物资和应急物资运输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窄路面改造等项目,确保行业生产运行安全;坚持改革创新,深化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综合交通枢纽、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交通;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全面发力向重点攻坚转变,推动运输服务从基本保障向品质提升转变,推动管理体制从行业管理向综合协同管理转变;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确保圆满完成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力争用1—2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用3—5年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经验和模式,以点带面推动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处长刘智勇介绍, “十四五”是全面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个五年,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2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900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1万公里、农村公路达到17万公里,普通国道二级以上比例达到80%,省道三级以上比例达到85%,全区较大自然村(20户以上)通硬化路率达到75%以上;实现首府至盟市、相邻盟市之间高速公路互通,重点口岸高速公路连通,全区103个旗县(市区)通高速达到77个,高速公路出区通道达到29个。
与此同时,高质量完成我区交通强国试点任务,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养护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互联互通、优质高效、便捷舒适、智慧安全、生态绿色的高品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推进交通强区建设,为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