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和推进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是我国应对老龄化高速发展态势的必由之路。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有赖于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其中,医务人员在老年人健康生活指导、慢病管理等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应当成为推进健康老龄化的主力军。
医务人员首先要转变观念,将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把健康教育与治病救人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老年人常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但健康素养普遍不高。202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我国65~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仅为8.49%。医生是离老年患者最近的人之一,他们也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容易赢得老人的信任。因此,医生应该积极参与健康科普,不仅要在诊室内因人而异地传播正确的疾病观、用药观,教授老人疾病防控、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走进社区或借助新媒体,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科学准确的健康知识,降低虚假健康信息对老年人的影响和干扰。
已有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人有半数并发3种以上疾病。专科对疾病的诊治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要求专科医生改变以往以学科划分的诊疗模式,学习更多交叉学科知识。比如,要了解药物的协同作用等。
促进老年健康,临床医生在科研领域也大有可为。以老年人临床用药剂量为例。药物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几乎都是针对18~70岁人群,但目前临床上有很多八九十岁的“老老人”,如果按照说明书常规剂量给他们用药,很可能更易出现副作用。这就要求临床医生通过大人群的临床数据采集、分析、研究,找到“老老人”的合理用药剂量。当然,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让医院和医务人员发挥更大作用,也有赖于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比如,倡导医生做科普就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今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提出,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医务人员日常业务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考核内容,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年度活跃指数”“媒体健康科普年度影响力”等指标,此举有利于调动医生做科普的积极性,同时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另外,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建立地市、区县的老年健康促进机构,探索新考评体系,推动老年健康管理从院内走向院外,实现社区、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家庭联动。对此,国家可以先行试点,建立老年健康促进示范病房和示范医院,待时机成熟后再推广。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