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聚焦 马鞍山绘就精彩画卷 中蒙药材种出“致富良方” 牛家营子镇农户“药”发财 跨越8000年的“寻米”之旅 探访小米之乡内蒙古敖汉旗 内蒙古首家猫主题书店 亮相赤峰 草原明珠达里诺尔湖 惊艳媒体人  “壮观”成为关键词 乌音嘎: 用短视频 展示草原新魅力

第2版:聚焦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26 日 星期二   02

马鞍山绘就精彩画卷

作者:

本报记者 赵永光

七月的马鞍山,青山绿水,绿树如荫。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地方。7月18日,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走进马鞍山林场深入采访。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绿水青山、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发展之道正由一处处的生态之变所铺就。

眼前的荒山完成了向青山的“蜕变”。据了解,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东麓,位于喀旗中南部,是以管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场内职工17人,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族干部职工互助互爱、和睦相处,共同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守护绿色北疆发挥着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2019年7月15日下午,他来到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沿着崎岖的护林小道,走进林区,察看林木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护林员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情况。大家告诉总书记,近年来林场森林面积逐年增加,野生动物多了,生态环境好了,收益也多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听了很高兴。他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这么大范围地持续不断建设人工林,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看着如今满山的勃勃生机,受过总书记接见的一位护林人员感触颇深。土生土长的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眼中林场的变化:“我小的时候这里都是荒山,只要一下雨,村里就会‘发大水’,因为没有树林,水源涵养不住。现如今一看满山都绿油油的,心情特别好,‘发大水’的情况也没有了,这边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年来,当地干部职工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提升森林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抓好国家重点工程和森林植被恢复等重大项目实施。目前,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98.7%。山下的马鞍山村,这几年靠着好生态,乡村旅游也发展得红红火火。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村民张国利家中我们看到,墙上摆挂着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时的照片,画面温馨感人。

2019年7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市考察时来到马鞍山村。总书记走进村民张国利家中,进厨房、看厕所,和他拉家常、问收入,了解一家人的生活,在院子里与赤峰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坐在板凳上,同他们交流生产生活、脱贫致富和民族团结等情况。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国利难掩激动:“总书记进院后,一见我就拉住我的手问,‘老张多大岁数了’,我一听,总书记就像在和我唠家常似的,一下子就没这么紧张了。”最让张国利自豪的是,“我们家是个多民族大家庭,有满族、蒙古族和汉族,现在已经四世同堂了。” 总书记称赞他们一家为民族团结之家。

张国利说:“这三年,马鞍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很幸福!”

据了解,今年,张国利家的山葡萄喜获丰收。三年来,马鞍山村兴起的葡萄种植和乡村旅游两大主导产业,在“菜单式”扶贫和扶强带贫模式的带动下,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张国利一家也受惠于乡村产业振兴的不断发展,实现了收入增长。张国利说:“我和老伴儿种了4亩山葡萄,一年下来能有3万多的收入,而且我还被聘为村里的红色讲解员,这份工作每月也有2500块钱的工资,一年下来的收入大概有6万多,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如今的马鞍山村村民,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生活条件提质升级,村民们正在这方充满希望的原野上绘就着美丽乡村最精彩的画卷。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