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实习记者 王小雯
“地质行业是艰苦的,因为热爱而不觉其苦。”张彤对自己的人生如此定位,“这就是我们地质人,乐在其中。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何其有幸。”
顶着太阳、冒着风雪,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从业30余年,张彤历时8年完成了内蒙古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又用8年完成了内蒙古矿产地质志的编撰工作,她用一个又一个八年,陪伴见证着中国地质矿产行业从低谷走向辉煌。
张彤记得在她刚刚离开校园,来到内蒙古,分配到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从事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工区在“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故乡新宝力格苏木。
根据野外分队分工,她参加了剖面测制。当时的剖面测制组共4名成员,张彤是唯一的女同志,担任后测手的工作,需要扛着装有测量仪器的三角架对方向、山体坡度进行测制。
一次,早晨出发时还是阳光明媚,在山里前行了大约2公里,已近午时,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突然狂风大作,暴雨来临。当时只有一人带了件厚重的雨衣,为了照顾女同志,同事把这件雨衣让给了她。
前面和后面都是崇山峻岭,前面离终点还很遥远,后面是刚刚走过了2公里的山路,负责人决定按原路返回,等分队汽车。
一行四人顶着风雨前行,厚重的雨衣裹着张彤瘦弱的身躯,每走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张彤紧紧抓好三角架,小心翼翼保护着测量仪器。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起点。这个起点也是荒无人烟。当时没有通讯设备,都是在出发前与车队司机约定,如果终点接不到,就回到起点来接。大家找了处能遮风挡雨的地方等待。
半个小时左右,分队的汽车从路上驶过,大家追赶着车大声呼喊,可由于雨太大,能见度低,司机没能听到他们的喊声。
望着远去的汽车,他们无可奈何。想到司机会先去终点寻找,再返回来不知还要多长时间,他们决定到附近的牧民家中等待。查了一下地形图,距最近的牧民家还需要2公里多,一行人又继续迎着风雨向牧民家走去。
用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到了牧民家中,人们已经筋疲力尽,也冻得瑟瑟发抖。牧民当时表示很惊讶,说这样辛苦的工作还有女同志参加?!
坐在牧民家里,喝着热乎乎的奶茶,张彤感觉那一刻是最美妙的时刻。直到天色渐暗,分队的汽车经过辛苦的寻找,才终于与他们会合。
类似的经历在张彤的野外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把青春、汗水、智慧奉献给了地质事业。2022年她被评为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