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关注 内蒙古能源饭碗端得更“牢”装得更“满” 小寒时节:除了吃腊八粥还腌腊八蒜,和林格尔大蒜偏爱清水河米醋 呼伦贝尔市以“真金白银”推进奶业振兴 阿拉善盟:重点项目聚势推进 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林西县十二吐乡: 振兴有“数” 大有可为 通辽市: 多渠道促就业 全方位保民生

第4版:关注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0 日 星期二   04

林西县十二吐乡: 振兴有“数” 大有可为

作者:

互联网因子撒在广袤土地,信息化技术奏响田园牧歌,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以“数字”为笔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让诗意田园再添智慧之美,让振兴之景跃然纸上。

“智”会种田 农活更轻松

“想浇哪块地,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让秧苗‘吃饱喝好’。 自从安上水肥一体化设备,真是省时又省力。水费少了,用肥省了,品相也好了。”提及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机,林西县十二吐乡十二吐村村民郑国柱夸赞连连。

达康产业园区3000平方米的种植示范基地内,红果千禧小番茄花开正艳,散发着诱人色泽。这里种植的7000株西红柿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生长环境实时调控,水肥控制精准到每个地块,让“用数据定义好番茄”成为可能。

随着自动放风机、卷帘机、智能水肥一体机的应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场景越来越少见,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正悄然退场。高效的机械、更加精准的管理,正在让农业变得更加“智慧”,也让百姓切实尝到“科技”的甜头。

“数字赋能,不仅破解了田间管理难题,还能实施更精准的绿色种植。根据测算,安装了智能水肥一体机和自动防风卷帘机的大棚,节水节肥率能达到30%~40%,产量增加在12%以上,节支增收均在2000元左右。”十二吐乡政府副乡长林成虎介绍。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设施暖棚智能升级覆盖率达到68.7%,蔬菜产量达到3.8万吨以上,年产值突破1.2亿元,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数商”兴农 带动致富增收

“浓稠又鲜香,比一般小米更好……”十二吐乡巴吉沟村党总支书记王志民在朋友圈展示起了本村的“小杂粮”。品种、重量、包装方式、发货方式、做法等,无不详尽。为了加大粟黍山乡杂粮基地农产品宣传力度,他每天都要在朋友圈做做“广告”,树树咱老百姓自己的品牌。

同样,在绿然农产品合作社内,郑国春也正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对自家产品进行直播带货,通过这种方式,绿然农产品合作社每月网上销量可达400多公斤,直播收益达到5000元以上。

“我们十二吐乡建有电商直播间1处,并积极培育电商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商+配送’新业态,推广直播带货、社交营销等新模式。截至2022年6月,全乡网上营销账号数量7个,农产品网络销售收入达7.5万元。”十二吐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伟龙说。

“智”理乡村 百姓乐享生活

“广大村民朋友们、环境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文明而美好……”自“数字乡村”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十二吐乡乌兰沟村“云端的声音”每天定时与群众相约,实现信息的高效、快速传递。目前,十二吐乡乌兰沟村9个自然村29个点位智能AI、喇叭全覆盖,实现疫情防控、平安建设、党建宣传、安全生产、文明祭扫、防洪防汛、秸秆禁烧等信息实时传播,向辖区村民及时传递最新政策、重要资讯,及时发布应急预警等信息,政策宣传也是“快人一步”。

“过去,村里传达信息得靠人传信、微信、打电话,安装云播喇叭后,传达信息不仅方便快捷,还能让资讯更好地覆盖到不熟悉手机、电脑等网络平台操作的老年人群体,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十二吐乡人大主席何郡介绍说。

不仅如此,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原则,十二吐乡探索形成“1+1+6”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新路径,通过搭建“互联网+智慧党建”“互联网+智慧农业”“互联网+网格治理”“互联网+平安乡村”等应用场景,智慧大屏可汇聚全村智能AI视频监控画面、乡村地图、辖区人口等信息,将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智慧党建、平安乡村等工作有机融合,实现“数字一网全面感知”。

以“技”代“智”,以“技”代“劳”,在乡村建设“数字”基因的强大作用下,十二吐乡以“数据”为桨,在振兴发展的浪潮中徜徉,让农民共享数字红利,步履铿锵走向共同富裕。赵妍 杨卓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