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科协获悉,去年我区新建科技小院25家,科技小院实现12个盟市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区共建成并得到中国科协命名的科技小院达4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些科技小院的建成,服务带动我区小麦、向日葵、马铃薯、燕麦和羊业、草业、中药材等20多个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据悉,近年来,自治区科协积极围绕产业振兴,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推广“五位一体”(农业科研,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建设模式,鼓励科技人员将论文写在乡村一线。通过科技小院搭建农民与农技专家人才交流、学农联合创新的“院地共建”平台,构建“全国首席专家+区级技术负责人+旗县市区技术指导员+辐射带动户+小院学生”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加速培育农村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去年,自治区科协累计投入300万元支持引导科技小院建设,并将科技小院建设纳入自治区人才引进工作内容、纳入对各盟市科协年度考核指标,有效引导各方面人财物力向科技小院聚集,推动科技小院建设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去年,我区通过科技小院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陈范俊教授等国内高层次人才26人。全区49个科技小院共入驻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院校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27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00多场次,推广新技术30多项。
自治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围绕规范管理、优势运用、作用发挥、成果转化等方面,在统筹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研集成、技术推广、共享发展上下功夫,推动科技小院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据《内蒙古日报》
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