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和林格尔新区:绿色“云谷”竞速奔跑 激情与梦想永不谢幕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 土默特右旗: 小小甘露子 释放增收“大能量” 生态好、收入高、 成本低、劳力省 牧民奔向美好生活

第2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22 日 星期二   02

生态好、收入高、 成本低、劳力省 牧民奔向美好生活

作者: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巴彦宝拉格嘎查牧民吉日木图,不断对自家畜群结构进行调整,将原来的1500多只羊逐步处理掉,养起了夏洛莱牛本土化品种——“乌珠穆沁白牛”。

吉日木图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们家承包的草场有4000亩,养1500多只羊远远超出载畜量,只能从附近牧户租赁1万多亩草场,刨除每年草场租赁费30万元和饲草料费用11万元,卖羊收入剩不了多少。

吉日木图接着说:“这只是经济账,还有生态账和劳动力账。1500只羊对草场的采食压力很大,1.4万亩草场只够放牧用,产草是不可能的。再有就是,养羊很费劳动力,尤其是到接羔、剪毛等生产季节,还需要雇人帮忙。”

羊换牛后,他家草场生产功能恢复明显,开始产草,为他们省下不少饲草料费用。而且,养牛比较省事,90头牛一个人就能照看得了。

牛养了几年,吉日木图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账算得更精准了,2023年他准备将牛的存栏压减到60头。在他看来,这是他们家实现生态好、收入高、成本低、劳力省“四点平衡”的最佳选择。“养90头牛,可能卖牛时感觉收入挺多,但是刨除饲草料等成本,增收效果并不佳。养60头牛,我们家草场就能实现草畜平衡,不再需要租赁草场,而且能够饲草自我供应。”他说。

吉日木图家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是锡林郭勒盟广大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少养精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草原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原畜牧业的永续发展和牧民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牧民不再讲究五畜齐全、靠数量取胜,他们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像吉日木图一样主动压减牲畜头数,减轻草场压力,推动畜牧业由追求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据2022年牧业年度统计,锡林郭勒盟牲畜存栏1307万头只,较“十三五”末压减248万头只,锡林郭勒草原基本实现了草畜平衡。

草原是牧民的命根子。面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牧民转变对草牧场重利用、轻保护,重索取、轻投入的利用方式,自觉投身到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去,用实际行动守护美丽家园。

阿巴嘎旗吉尔嘎朗图苏木乌力吉图嘎查牧民特古斯,经过12年的持续治理,将草场上400多亩沙地变为郁郁葱葱的绿洲,并将草场划分为4块,治理区域全部禁牧,其他区域实行划区轮牧,规范打草场刈割方式,促进草场生态功能的提升。去年他家打草场产草33万斤,卖草收入17万元,超过牧业经营收入,探索出一条增绿增收双赢之路。

“十三五”以来,锡林郭勒盟累计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200多万亩,制定完善草畜平衡、划区轮牧、春季休牧、天然打草场管理等制度,促进草牧场科学合理利用,实现了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草原生态功能显著恢复提升。

过去,牧民常以牲畜的数量来衡量自己的财富。如今,这种传统观念正在被人们所摒弃,他们不再以数量论英雄,而是注重质量效益,少养精养成为大多数牧民的共识。在草场面积小、气候干旱的镶黄旗巴音塔拉镇哈尼乌拉嘎查,牧民赛音呼毕图从2014年起全部处理小畜,专养西门塔尔牛,经过几年的选育和提纯复壮,他家牛群品质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盟级西门塔尔牛核心群和盟级华西牛核心群。去年,牛价普遍下跌的情况下,他家的牛犊仍平均卖出了1.3万元。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通过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和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全盟畜禽良种化率稳定在95%以上,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构建完善,为农牧民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2022年,全盟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26元,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

进入新时代,草原牧民对生活品质品位有了更高追求。“过去一年四季天天跟着牛羊跑,哪有时间想别的事情。”吉日木图说,“现在牲畜少了,牧活基本实现机械化和智慧化,闲暇时间多了,想出去旅游、看看那达慕,满足一下精神需求。”

(巴雅尔图 耿敏)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