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红色教育“十个一” 共绘共画“同心圆” “牛”劲十足  “畜”势腾飞 内蒙古计划实施1240个重点工业项目 内蒙古计划实施1240个重点工业项目 内蒙古:绘好“春耕图” 孕育“丰收景”

第2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3 月 26 日 星期二   02

红色教育“十个一” 共绘共画“同心圆”

作者:

“五、四、三、二、一,启动!”3月15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平街各族群众代表上台将手按在大屏幕上,随着数秒倒计时结束,礼花在大屏幕上绚丽绽放,乌兰浩特市和平街2024年“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正式启动。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身着各族服饰的居民翩翩起舞,她们裙摆飘扬,瞬间吸睛无数,民族特色乐器也轮番上阵,合奏乐曲旋律悠扬,京剧表演让观众在高亢悠扬的旋律中,零距离感受到国粹艺术的无穷魅力。“邻里文化大集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生活在这样一个相亲相爱的社区里,我们感到非常幸福、非常快乐。”观看了文艺演出的社区居民黄玉萍如是说。

以食为媒,精心打造的美食制作“石榴籽”小课堂也十分火爆。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为居民讲解蒙古族特色奶茶的制作方法,在笑声与炊烟萦绕下,一锅奶香四溢的奶茶制作完成。大家围坐在一起,品美食、话家常,浓浓邻里情在热腾腾的奶茶中传递。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连日来,兴安盟各地陆续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活动,各社区、乡镇邀请辖区各族群众欢聚一堂,看演出、做游戏、话家常,共享文化盛宴。一时间,赶一场“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成了居民们期盼的时髦活动。

走进位于乌兰浩特市的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展厅里的草编、民间刺绣、铁板浮雕等特色非遗和文创产品,承载着兴安文化古老而优良的传统,见证了时代步伐与身边美好,更见证了文化的精彩传承。

“大观兴安”主题展厅内,羊毛毡制作非遗项目传承人王小莲正向非遗爱好者们传授如何缝制羊毛毡小骆驼的技艺。“这几天有10多位学员正在学习制作羊毛毡手工艺品,也有很多爱好者和学员陆续来学习,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王小莲说。

游客李女士一边拍照一边说:“在这里看到了全盟6个旗县市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剪纸艺术、银器制作等特色产品,不仅感受到了兴安盟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如今,在兴安领创体验一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盛宴”成为了市民沉浸式体验的“新风尚”。

在兴安大地上,诸如此类厚植浓浓“石榴情”的活动遍地花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的配套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内蒙古以兴安盟为试点,打造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为此,兴安盟在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创建工作中,精心实施红色教育“十个一”系列活动。包括走一条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经历一段光辉岁月”、在五一会址“参加一次五一大会”、在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聆听一次党中央的声音”、在兴安领创体验一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盛宴”、观看一场红色情景剧、听一次“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专题课、学唱一曲《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并聆听一次《赞歌》背后的故事、赶一场“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植一片“枫榆同舟”团结林。

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十个一”系列活动,兴安盟正在以创建全国第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地区为统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做得更实、做得更细,有形有感有效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各民族团结奋进,让国家“两区一窗口”试点有名有实。

(高敏娜 陈艳荣)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