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是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必由之路。近段时间以来,证券监管系统积极出台政策举措,从市场准入、日常监管、投资者回报等多个方面聚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市场投资价值。
严把市场入口关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需从源头上抓起,而IPO正是市场的入口。日前,证监会出台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并修订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及《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上述一系列举措着眼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面从严加强对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监管,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维护良好的发行秩序和生态。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审核注册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
证监会表示,企业上市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得搞突击的“清仓式”分红,证监会将指导沪深交易所修改上市规则,适度提高部分板块财务指标,丰富综合性指标,同时要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据介绍,下一步证监会将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同步增加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的现场检查,使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
全面加强日常监管
在把好市场入口关的基础上,全面加强企业上市后监管,狠抓日常监管,则是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
对于市场深恶痛绝的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构建打击财务造假的综合惩防体系,重点打击五类行为:一是长期系统性造假和第三方配合造假,对于造假的策划者、协助者,都要严肃追责,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二是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要坚决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混进来的要坚决清除。三是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随意调节利润的财务“洗澡”行为。四是通过融资性贸易、“空转”及“走单”等进行造假的行为。五是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掏空上市公司过程中伴随的一系列造假行为。
进一步规范减持行为,防范绕道减持,则是维护市场信心的另一大举措。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严格执行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规定。
努力提升
市场回报水平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良好的投资回报是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证券监管系统还积极推动上市公司提高投资者回报能力和水平,增强市场投资价值。
证监会强调,要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强投资者回报。对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加强监管约束。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在春节前结合未分配利润和当期业绩预分红,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同时要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提升投资价值。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推动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引导更多公司回购注销。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