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2023年,内蒙古安排专项资金4900万元支持“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等项目建设。加大老旧农业机械淘汰力度,受理报废轮式拖拉机707台,联合收割机340台。开展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储粮损失损耗调查,召开全区科学储粮节粮减损工作现场会。发布餐饮服务节约管理规范地方标准4项。对发现餐饮浪费违法行为,责令整改并予以警告案件368件,公布典型案例165个。
节粮减损,从经济层面来讲,减少中间环节和流通环节对粮食资源的浪费,节粮减损相当于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对粮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加法”。从生态层面来看,节粮减损不仅可以减少粮食生产需要的水、土、肥、药、种等要素的投入,还能保护生态、减排降碳,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减轻资源环境负担。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节粮减损,应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论任何时候,珍惜粮食、敬畏粮食的理念不能改变,行动不能放松。因地制宜、深挖潜力,持续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更多实效。
让节粮减损成为另一种方式的“增产”,必能更好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增强应对粮食全球紧缺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