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也是内蒙古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阿拉善盟精心规划策克口岸建设,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提高通关效率,在内蒙古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策克口岸是全国第四大、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陆路口岸,是中蒙两国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连通国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商贸中心、货物集散地和资源大通道,策克口岸承担着中蒙两国之间进出口货物和旅客通行任务。
在策克口岸“十进六出”运煤通道,载满煤炭的车辆有序通过查验,去往各个物流园区。额济纳海关监管三科科长郭海东告诉记者:“我刚刚来到额济纳海关时,还是‘四进四出’的人工验放通道,如今‘十进六出’智能卡口实现车辆读秒通关,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进口煤炭通关更加快速高效。”
在额济纳海关监控指挥中心外,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无人驾驶智能重卡,正沿着设定路径从策克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缓缓入境。同时,一群特殊的“驾驶员”正密切关注无人驾驶智能重卡的情况,一旦发现特别情况,“驾驶员”就会手动操作电脑前的方向盘,保证驾驶安全。这是策克口岸实施的5G通信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项目,助力策克口岸实现了全国首个智能重卡“无人驾驶”在陆路口岸的试运行。
据内蒙古山河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介绍,5G智能重卡项目于2022年1月开始运行,现在试运行的有5辆,预计到今年底,投入使用全部40辆智能重卡。
与智能重卡同时“忙碌”的,还有额济纳旗浩通能源有限公司物流园区内整装待发、去往蒙古国的一辆辆橘红色AGV无人驾驶运输车。物流园区的AGV项目是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境外“散改集”、跨境“智能化”、境内“公转铁”,助力策克口岸建设成为“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一流陆路口岸。
为进一步拓宽对蒙合作领域,提升对外贸易和口岸发展水平,策克口岸全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主动融入“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在今年举行的首届阿拉善盟国际年货节上,30多个国家引进各类进口商品3000多种,进一步促进了合作交流、商品流通。
从1992年季节性简单易货贸易,到2005年开放大宗煤炭进口,再到目前的煤炭洗选加工,互市贸易、旅游、进口肉类加工等多元发展……
策克口岸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推动改革创新,实现量和质的飞跃,奋力书写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新篇章。(闫琛琛 闫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