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杨
青山环抱,碧水临村;青松作衫,白桦为裙。
“不以山海为远 携手共谱新篇”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在蒙蒙细雨中走进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
雨中的马鞍山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漫山遍野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人心旷神怡。
马鞍山林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全场总经营面积8299.6公顷。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林场管辖区内,因林区的高山酷似“马鞍”而得名,具有“塞外小黄山”的美誉。
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10月,是一个以管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场部距赤峰50公里,距承德160公里,距北京376公里,距天津465公里,大广高速、省道206线紧靠林区,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得马鞍山林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简单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更是战略性发展的使命担当。近年来,马鞍山林场在“京蒙协作”的助力下,积极造林,绿化荒山,为祖国北疆筑建了绿色屏障,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近年来,马鞍山林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依托森林资源优势,把自身融入区域发展中,为开发建设马鞍山国家休闲度假区,发展喀喇沁全域旅游提供了重要生态条件,对于保护林场周边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
从2019年至今,林场完成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复造林2258亩,完成森林质量提升项目2000亩,通过引入北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林场的森林管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呈现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如今,生态建设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山里的新鲜空气,地道美味的农家菜肴,还有山葡萄酒、山货等土特产的名气,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目前,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当地发展农家乐18家,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采蘑菇、打榛子、摘松籽等林间野生特产生产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