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鑫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乡村振兴的实干之潮正以磅礴势头奔涌前行。
“强村富民,支部先行;攻坚克难,党员先行;乡村振兴,组织先行;美好未来,信念先行。”这一句句振聋发聩的口号,并非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而是化作了无数乡村奋斗路上的坚实脚印。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南村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以“四个先行”不断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村富民,支部先行。南村地处全国冷凉蔬菜种植带,耕地 6400 亩。上世纪 90 年代,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外出学蔬菜种植,成立蔬菜种植协会,蔬菜产业渐成规模,村内建起蔬菜交易市场,年销 2 万余吨、销售额 1500 万元,人均增收 6000 元。2012 年,村党支部瞅准机遇,带领村民学大棚种植、引投资、寻政策,在旗委、政府支持下,发展设施农业,引进企业,现有设施农业用地 2230 亩、温室大棚 512 座、高标准农田 3002 亩,种植多样果蔬,青椒获评 “名特优鲜农产品”,年人均增收 2 万余元。
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南村再创新,建成数字中心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 “南望南村” 品牌民宿、餐饮,流转土地建观光体验区,实现庄稼变景、农区变景区。还建成光伏发电站、仓储中心,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净菜进京等项目,2023 年被评为自治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样板村。
攻坚克难,党员先行。南村党组织高质量开展组织生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党员先锋岗等机制,凸显党员模范作用。借主题教育与群众实践教育活动,提升服务,解决群众 11 项急难愁盼问题。
乡村振兴,组织先行。南村接续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创 “模范” 支部,强化党组织堡垒。选优配强 “主心骨”,优化班子结构,吸纳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大学生等进入村 “两委”,多人取得职称,后备人才库储备 12 名人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3 人。
美好未来,信念先行。南村用好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经验,强化 “四雁栖木” 人才品牌,壮大人才队伍,推动 “农文旅” 融合升级,让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察右前旗城乡融合、办好两件大事贡献力量。
多年砥砺奋进,南村成为从传统农业村迈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未来将继续逐梦前行,书写更绚丽的乡村振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