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政经 内蒙古2024年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一 翰墨送福·喜迎新春 大寒喝羊肉汤 不只是一个“鲜” 2024年内蒙古通行费 共减免22.6亿元 内蒙古去年城镇新增就业20.14万人 呼和浩特从“中国乳都”迈向“中国云谷” 呼伦贝尔: 感受冷的热情 发现冬的美味 乌海新能源装机规模94万千瓦 苏尼特右旗: 家门口的“年货节”来了

第3版:政经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1 月 21 日 星期二   03

乳业为基 数算为翼

呼和浩特从“中国乳都”迈向“中国云谷”

作者:

本报记者 迪威娜

在祖国北疆,呼和浩特早已凭借其发达的乳业闻名遐迩,“中国乳都”的称号熠熠生辉。如今,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凭借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全力打造“中国云谷”,开启了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日前,记者走进和林格尔新区,一幢幢现代化的算力中心大楼拔地而起。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为数据中心集群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了众多知名算力上下游企业纷纷入驻。

“近年来,呼和浩特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机遇,构建算数全产业链,算力产业加速发展,位列中国‘算力二十强市’榜单第15位,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被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云谷’‘绿色算力发展先锋’称号,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菊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郭菊颖介绍,呼和浩特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了上游设备制造、中游算力中心建设、下游算力数据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累计签约落地算力数据产业项目250个,协议总投资2319亿元,已完成投资近千亿元。

“上游”设备制造产业快速集聚,万帮智能装备制造、瑞科特电力装备制造、国电南自智能电气设备制造,超聚变、浪潮、新华三、诚迈信创计算机和服务器生产项目,云储储能机柜、显鸿科技等45家制造企业落地建设。

“中游”算力底座不断夯实, 落地数据中心项目39个,已投用算力5.06万P,其中智算4.77万P,位居全国八大枢纽十大集群 21个片区前列。中国气象局超算中心、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等一批算力中心项目建成投用。还引进落地了头部设计单位和专业化建设企业。同时,围绕“算电协同”推动绿色算力对新能源就地消纳,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达到80%以上,和林格尔绿电直供项目(一期)被国家数据局评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围绕“算网协同”,建成至合肥、北京等地400G全光网络,成功打造“2.5.20”时延圈,启动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申报工作,省际互联网总出口带宽达到58.98T,与25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实现直连。和林格尔集群多云算力资源监测与调度平台已与北京、芜湖、贵安、重庆共建算力调度网,重点推动“京数蒙算”。

“下游”算力数据应用加快发展,建成投用华为区域总部基地等实验室,开工建设自治区首批科技突围工程——全国最大的空天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及高性能光栅产业化基地、内蒙古鹏城网络靶场。11个通用大模型落地训练,训练参数超万亿。累计引进 45 家数据标注、算法编程、数据安全等企业,启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建成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交易额超千万元。

以乳业为根基,以数算产业为新翼,呼和浩特正向着产业多元化、高端化的目标稳步迈进,“中国乳都”与“中国云谷”两张名片交相辉映,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