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总量重回全国中游 汇聚众智谋良策   同心筑梦谱新篇 草畜平衡  牧绿双赢 向林草产业要产值

第2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3 月 04 日 星期二   02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起向“绿”系列报道(78)

草畜平衡 牧绿双赢

作者:

本报记者 张鑫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内蒙古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在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天平上,书写着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2024年初,内蒙古在全区17个旗县启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一地一策解决草原过牧问题。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内蒙古17个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旗县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由23.9%降至10%以下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同比提升 0.87 个百分点,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密码” 正在北疆大地徐徐展开。

草原既是内蒙古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和保障。

面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长期矛盾,内蒙古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草原过牧难题,紧抓“人”“畜”“草”关键问题,“疏”“管”“转”三管齐下,一地一策探索形成解决草原过牧的内蒙古“良方”,推进草原生态、牧民生活、畜牧业发展全面向好。

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草原,通过围封禁牧与人工种草相结合,在草原上种植沙打旺、冰草等耐旱植物,边缘用钢丝网片进行围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恢复,牧草长势良好,草原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 。这种 “疏堵结合”的治理模式,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推行减羊增牛战略,引导农户少养精养、科学饲养。苏尼特左旗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牧户”的肉牛托管代养模式,提供肉牛集中托养及专业饲养服务,2024年全旗已培育10家肉牛托管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托管代养肉牛5000头,辐射带动300余户牧户,为牧民节约饲养成本约600万元。

在兴安盟扎赉特旗,通过草场入股,进行集中承包经营管理,推进放牧场转变为打草场,有效解决草畜平衡区联户承办草原超载放牧问题,做到了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的双赢。该旗巴达尔胡镇乌都岱嘎查肉牛集中繁育育肥基地探索实施了“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统养共富”。

草原增绿,牧民增收。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为在全区全面推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的内蒙古草原,光伏板下牧草茵茵,生态旅游渐成气候,智慧牧场雏形初现。内蒙古正以 "草畜平衡" 为支点,撬动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到2025年底,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要降到10%以下,基本解决全区草原过牧问题;到2030年,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全部稳定在10%以下,全区草原质量明显提升。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