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陆续发布睡眠健康调查报告、睡眠健康白皮书、睡眠研究报告,全国爱卫办发布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连日来,围绕睡眠健康的各种信息密集发布。从相关统计数字看,近半数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且困扰率随年龄增长逐渐攀升,青少年的睡眠问题同样令人担忧。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处理不当会带来什么?睡眠是“因”还是“果”,是问题的表象还是内核?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韩芳的诊室。
嗜睡的学生
文质彬彬的王先生走进诊室时略显疲惫。“我是替女儿来的。”他说,女儿正在外地读大学,却难以正常上课,因为“晚上入睡困难,白天却总犯困,上着课都能睡着”。
是发作性睡病吗?是生物节律紊乱吗?随着拨通女儿小王的电话,在韩芳细问之下,答案慢慢浮现。小王从上初中时就有上课犯困的情况,晚上作业多,总是要做到深夜,上床后也很难入睡;好不容易睡着,早上起不来床,一上课也嗜睡,而且越来越严重。周末休息时补觉,但补完后效果不佳,上课时还是犯困睡觉。高中时,小王变得情绪不高、“社恐”、厌学,在精神病专科医院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
“孩子现在吃着治‘双相’的药,精神心理状况好多了,但睡眠问题越来越严重。是不是吃药导致的?但孩子的精神科医生虽然也说她吃的药容易引起困倦,但现在她的‘双相’控制得还不错,不同意调药。医生,您能不能想办法帮帮孩子?”王先生言辞恳切。
“门诊中,像小王这类的案例不少。”韩芳说,他们一般来自学习压力比较大的地区或家庭,在青春期这个最需要充足睡眠的阶段,因学业导致熬夜学习、睡眠剥夺、生物节律后移,即使周末补觉,也会加剧生物节律紊乱。时间一长,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往下掉,周围人的苛责、自己的不自信又会引发精神心理问题。
门诊中,青少年患者、家长不乏后悔和无奈。一边是孩子不得不在深夜学习,透支身心健康;一边则是“剧场效应”下的囚徒困局,谁也不敢在这场“马拉松”中先放松。
韩芳分析,教育生态真正从体力内卷转向全面塑造、从生存竞赛转向可持续发展,才是破局关键。“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各地教育系统都逐渐意识到了把睡眠还给孩子的重要性,也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我们也在积极加强宣教。”韩芳期待,孩子都能健康成长,白天在阳光下欢笑、跑跳,晚上安心睡个好觉。
压力的“囚徒”
43岁的赵先生推门而入,主诉失眠。“失眠好几年了,一直在吃药,效果越来越差。半夜两三点了还睡不着,一晚上能醒好几回。”他说。
在韩芳细问之下,更多的问题开始浮现。赵先生自己做生意,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经济压力大,生意也越来越艰难。为此,他不得不参加更多的夜晚社交性酒局,一周好几回,每次都“喝大”,半夜胃酸反流,难以入睡。不喝酒应酬的日子里,晚上他一上床也会习惯性地想生意上的事儿,越想越睡不着。
“别再‘喝大酒’。”韩芳叮嘱完,为赵先生开具了进一步的检查。
而随后进门的38岁赵女士的失眠也有迹可循。她丈夫也是做生意的,压力大、“喝大酒”,夫妻俩总为此闹矛盾。家里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辅导功课的任务都留给了赵女士,总少不了着急上火。“与其说是睡眠问题,不如说是情绪问题。”韩芳建议赵女士进行更细致的情绪评估,并叮嘱陪同其前来的丈夫适当调整工作、生活习惯,给予妻子更多关爱、配合。
32岁的牛女士一坐下就翻开手机,请韩芳看家里卧室的监控视频。“我半夜睡着后会大声说梦话,自己爬起来、走动、开窗,睁着眼,但我自己并不知道,过一会儿才醒过来。白天,我会胸闷气短、手麻、脚麻、后背疼。”牛女士坦言,这让自己和丈夫都很害怕,“我以前偶尔也有这种情况,但不频繁,现在却每晚这样。”
“做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很大吧?”面对韩芳的猜测,牛女士点点头说:“互联网运营,上班时容易着急,常常需要加班、熬夜。”韩芳告诉牛女士,睡行症的发作与压力有关,换个岗位或者工作,适当缓解压力,情况就会好转。
当天就诊的患者中,中年人比例最高,“压力”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不少行业的年龄危机,在这里也有了具象化的体现。在职场,“既要又要还要”成为要求;在家里,老人孩子、车贷房贷让他们不得不负重前行。
多病的老人
84岁陈爷爷被家人搀扶着进门,在外院的检查单、其他科医生开的药一放,韩芳的诊桌顿时满了。
咽炎、鼻炎、不宁腿综合征……问题多多。在陈爷爷看来,睡不着、夜间容易醒是最小的问题,但吃了安眠药却不见效。
“晚上睡觉打呼噜吗?”韩芳问。
“不打!”
“早起口干吗?”
“是!”
“那还是打呼噜,只是你自己不知道。”韩芳边查看其睡眠监测结果边解释,正是有睡眠呼吸问题、容易憋气,才会张嘴睡觉,从而导致口干甚至咽炎。他叮嘱,这种情况服用安眠药很危险。
“我还夜尿多,前列腺应该也有问题吧?”陈爷爷问。
“那白天尿频吗?”韩芳问。得到否定回答后,韩芳解释,如果白天小便正常,那就不是前列腺的问题,更大的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夜尿增多。
“治前列腺的药可以停一下,也别吃安眠药了,把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的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韩芳解释说,临床上经常遇到患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对于这一群体,诊断中要考虑不同疾病之间是否有相互关联和影响,治疗上既要通盘衡量,也要牵“牛鼻子”。
“很多问题都能从睡眠的角度找到答案,而从睡眠角度,也能对很多病有不一样的认识。”韩芳表示,睡眠学科是一个综合学科,需要广博的医学基础和不断探索、精进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