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7月5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就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发布。通过平台建设,不断优化人社、医疗、教育等应用水平,整合数据推动业务协同运行,同时为构建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模式。
目前,由发改委牵头推进的全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承接“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人社”“互联网+农村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统筹推动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协调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互联网+教育”方面,推进实施“三通两平台”计划(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大幅改善;在全区推进“同频互动课堂”建设,建成后将覆盖全区50%以上的城镇优质学校和所有的农村牧区学校。
“互联网+人社”依托金保工程自治区大数据集中和一体化平台,建成了全区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卡三大系统,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服务功能。农村牧区商业流通初步实现信息化,截至2018年5月底,全区38个国家级示范县累计网络零售额达到145.35亿元。“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共建成覆盖131所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建成上联国家、下通盟市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开展交易平台服务事项全流程电子化,有效降低企业投标成本,提高专家评审环节的透明度。
“互联网+政务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自治区今后将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以民生保障为重点,不断优化人社、医疗、教育等应用水平;以数据整合为基础,不断促进业务协同高效运行;以标准规范为牵引,不断推动全区纵横向有效联动;以集约化建设为方向,实现门户“一张网”、背后“一个库”的目标,不断构建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