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报特别报道 餐饮业:未雨绸缪 克时艰、保服务、创业绩 电商+快递!特殊时期为消费插上“会飞的翅膀” 内蒙古“陆空通道”全方面提供运输保障 战“疫”保供促“六稳”系列报道之八

第4版:特别报道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3 月 10 日 星期二   04

战“疫”保供促“六稳”系列报道之六

电商+快递!特殊时期为消费插上“会飞的翅膀”

作者:

本报记者 张鑫

商家发货没,快件到哪了,疫情让全民皆“宅”,电商成了这次疫情的物资供给的生命线,也“宅”出新的业态。不管是生鲜产品、电子产品,还是供应武汉救急的医疗物资,电商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安全性、品质保障及售后服务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面对疫情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充分发挥电商企业线上线下融合的优势,及时开展电商保供专项行动,全面启动“无接触配送”等新的服务模式,全力做好防疫保供工作,关键时刻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使电商+快递物流在这个特殊时期为消费插上“会飞的翅膀”。

驰援不停歇电商保供在一线

为在疫情防控期间,方便广大市民和农牧民购物,我区大力推广社区电商、跨境电商等保供措施,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推广本地电商开展保供工作的通知》,征集了通辽“可意网”、呼和浩特“中物美帮”、包头“华月商城”、赤峰“全球购”跨境电商等第一批20个平台或商城作为试点保供备选电商企业。在此基础上,各盟市又加大了工作力度,推荐参与电商保供备选企业达到92家,各盟市商务部门对自愿参与保供的企业进行动态管理,不断筛选出优秀的有担当的本地电商企业切实为民众做好服务,一些优秀的电商服务企业脱颖而出,群众对这种深入社区的非接触消费模式广泛予以认同。

电商+快递与“宅经济”

协同发展

受本次疫情的影响,“宅经济”快速成为当前的一种趋势,电商保供开展以来,优秀的电商企业发挥出了小批量、快翻新的电商特点,在短时间内上线大量面向居家消费的生活必需品,团购、社交等电商模式快速落地,对解决农产品滞销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满洲里、赤峰等地发挥口岸优势,将赤峰全球购、满洲里宝泰商贸等一批跨境电商平台也纳入了电商保供范围,进口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进入了千家万户,电商保供的品类正在不断得到丰富。自2月2日第一批物资运到赤峰保税物流中心以来,已进口三批防疫口罩共30.52万个(N95系列口罩29.22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1.3万个),全部用于自治区驰援武汉人员防护、赤峰市防控物资储备和一线急需。近期,还将陆续进口一次性医用口罩50万个、医用手套2万副、防护服1万套、护目镜5000支、额温枪2000支。

电商保供晒出民生温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疫情期间,各机构、单位和居民的外出采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电商保供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包头市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组织万开现代农牧业公司为白云地区的包钢职工提供优质蔬菜10吨;呼和浩特市“圣天生鲜”电商平台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在保障回民区、新城区等一线防控人员食材供应上做到了及时、安心和放心,同时对封闭小区重点进行保供服务。因疫情管控的小区订单增长300%,同时为发生疫情的如意小区捐赠24000斤蔬菜,为第一批去武汉支援工作者的家属连续捐赠蔬菜1个月,为附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疾控中心、蒙中医院等医护人员累计捐赠蔬菜50000斤,既保障了居家购物的“非接触”消费需求,也在非常时期体现了我们电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电商助农备春耕不误时

针对春耕即将到来,受到疫情影响,农民外出、通过集市、农资订货会等方式购买农资存在困难,通辽市、呼伦贝尔市等地启动了农资电商保供业务。通辽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可意网”,作为农村城市双向流通的电商平台,响应电商备春耕行动,于2月5日开网后即接到农牧民畜牧盐、饲料、生活日用品等大量订单,目前备春耕农牧业生产资料类销售累计达到180余万元。呼伦贝尔市商务局引领智慧网通过公众号、微信等线上订货途径,充分调动线下基层村级服务站,向农民承诺所有销售农用物资全程保价,2月3日至今,在农村地区已累计成交各类生活用品和农资类订单2689笔,交易额321.89万元,每日配送米面10吨以上,养殖饲料3吨以上。电商保供助农服务落到了实处。

疫情暴发后大量粮油调味、生鲜食品、中西药品,医疗防护、保健等民生用品订单涨幅较高。特别是我区电商企业经营的主打产品多是绿色农畜产品,一月份我区在第三方平台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近200%,在惠民生保供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宅经济”“无接触配送”“共享员工”“网络直播”“社群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得到广泛认同,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